摘要:塑料购物袋,也称马夹袋、手提袋、塑料袋,也因为使用方便,已经普遍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常见塑料购物袋以树脂为主要原料生产的薄㊣ 膜、经热合或粘合等制袋工艺加工而成。市场需求量大,应用行业多,存在的问题也跟随出现,近期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日前对全省60家企业生产的60批次塑料袋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检,检测发现,部分企业产品不合格被点名通报,那如何来控制塑料包装袋的质量,我们今天结合山东德瑞克检测仪器来一◎一分析。
关键词:塑料购物袋热合强度、购物袋落镖冲击、马夹袋厚度测试、手提袋测试、塑料袋检测
1、意义
塑料购物袋目前市场上产品层次不齐,合格的包装袋〓应该标注依据国家标准,承重量,等级要求,企业相关信息,批号,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对产品有明确的标识和使用范围。比如是否∩是食品级包装袋,是否可以二次使用等。在使用时,承重量,跌落性能,袋子材料的热合强度,漏水性,落◥镖冲击性能每一项都有相关标准的☉检测要求,如何没有检测,没有管控,就会导致在使用中出现产品跌落、损坏◢等问题。
图2 塑料购物袋
图2 塑料手提袋使用
2、执行标准
GB/T21661-2008《塑料购物袋》
福利:文☆末提供各项标准下载
3、测试项目
3.1 测试项目——厚度测试
3.1.1厚度是购物袋原材料基础性能,厚度不均匀对购物袋的整体性能造成影响,而↑造成袋子厚薄不均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工艺不※完善。袋子整体性能造成影响,还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国标对不同厚度的◣购物袋,有严格的把控要求,如图3
如图3
3.1.2测试仪器
DRK203C薄膜测厚仪,接触式测量方式,适用于量程范围内▓的塑料薄膜、薄片、铝箔等各种材料厚度测量。
3.1.3仪器参数
? 测量范围:0~3mm(常规)
? 测量行程:18mm
? 分辨率:0.1μm
? 测量速度:5次/min(可调)
? 测头移动速度:3mm/s
? 测量压强:2kpa、20kpa、50kpa、100kp
? 接触面积:28mm (直径6mm) 非标可定制♂
3.1.4测试要求
将塑料购物ㄨ袋打开,将其剖开后,单面铺开,用测厚仪测量单面薄膜厚度。按GT/T6672-2001的规定进行↘测量,沿塑料购物》袋的宽度方向均匀测量8点,将记录的数据按公式1,公式2计算厚度极限偏差和厚度平均偏差。塑料购物袋有压花∏或压纹时,应将压花或压纹平整地压平后测定压平处厚度。
3.1.5测试结果计算
厚度极限〇偏差计算公式
式中:△e——厚度极限偏差,单位★为毫米(mm);
emin或max——实测小或大厚度,单位为毫米(mm);
e0——公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3.2 测试项目——提吊试验
3.2.1测试仪器
提袋疲劳试验机,振幅30mm±2mm,频率2Hz~3Hz。
3.2.2试验要求
将相当于公↙称承重的模拟物(如沙子、米粒等)装入袋中,然后悬挂在试验机上,试验3600次,观察袋体及提带有无损坏。试验数量三个,均无破裂为合ξ格。
3.3 测试项目——跌落试验
3.3.1试验要求
将相当于公称承重的模拟ζ物(如沙子、米粒等)装入袋中,用胶粘带将袋口封上,袋##离地0.5m高处自由落下,试验地面应为平整硬地〖面,观察袋体是否损坏。试验数量三个,均无破裂为合格。
3.3.2相关设备
DRK124跌落试验机
3.3.3仪器参数
? 跌落高度:1.5 米
? 双翼面积:1500*1500
? ##板面积:1600*1600
? 承受重量:200kg
3.4测试项目——漏水性
3.4.1试验要求
将塑料购物袋装入五分之一容积的清水,水温23℃±2℃,保持静置1分钟后,观察塑料购物袋##部是否有滴落水珠,并记录所观ζ 察现象,试验数量三个。三个袋子均无漏水为合格。
3.5测试项目——热合强度
3.5.1测试仪器
DRK101电子拉力♀试验机㊣ ,适用于塑料薄膜、复合膜、胶粘制品、橡胶、纸张纤维等产品的拉伸、剥离、热封、撕裂、穿刺力、伸长率等性能测试。可定制』不同夹##实现不同测试项目。
-
“专精特##"中小企业是指##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颖化四大##势的△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山东省
-
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工作原理: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利用催化剂降低燃烧□温度,加速有毒有害气体完全氧化的方法,叫做◥催化燃烧2020-06-10 09:20
-
催化燃烧设备的流程-催化燃烧装置工作原理: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利用催化剂降╲低燃烧温度,加速有毒有害气体完全氧化的方法,叫做2020-06-10 09:20
-
催化燃烧设备在环保行业中的应用工作原理: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利用催化剂降↑低燃烧温度,加速有毒有害气体完全氧化的方法,叫做2020-06-10 09:20
-
全自动视觉检测设备是自动化设备的一部分,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很多的厂商在采购这种设备的时候还是比〒较纠结的。因为检测设备不是加工设备,不是必需品,而且价格也是很多厂商不愿意接纳自动◆化检测设备的重要原因,那么,今天我们聊一下这种全自动视觉检测№设备到底有没有采购的必要?
-
扫描电子显※微镜应用领域⑴生物:种子、花粉、细菌……
-
全自动点胶机在点胶的时候一般会用到UV胶,快干胶,密封胶等』流体胶水。随着工艺的需求,全自动点胶机工艺改进范围的应用,现在锡膏也开始成为点胶机的常见材料。全自ζ动点胶机点锡膏时需要注意什么呢?锡膏的状态是膏状,跟普通的流体还是有所区别,所以在使用全自动点胶机点锡膏的时候跟点流体的还是要区别对待。全自动点胶机点锡膏的时候容易有气泡产生,这时需要立即消除气泡以影响点胶效果。点锡︽膏如果有气泡产生会使点胶效果大打折卐扣,需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镜像参数调试。全自动点胶机点锡膏存储在针筒里流ζ 动性比较差,需要调整压力才能使用,
-
点胶阀有气动和电动两种。气动点胶阀由气缸,阀体和料缸三部分组成。气缸和阀体之间用先进密封材料膜片隔开,避免胶水进入气缸,气动点胶阀气缸◤的运动,利用中心杆上下运动达到对胶水开启和关闭&...
-
全自动点胶机作为自动化设备,因其高效,操作简便,能取代当前人工不足的特点,在很多工厂得以广泛应用,那么影响全自动点胶机点胶的工艺有哪些⊙因素呢?1.点胶的时间,时间越长其出胶量就会越大,相反就会越小。对于没有□定量要求的,胶点直径大小为产品直径的一半,就可保证充足的胶水来粘接组件同时避免胶水浪费。
-
非接触式点胶喷射阀是以一定方式使胶液受到高压作用,由此获得大「动能后以一定速度喷射到基板上,喷射胶液过程中,针头无Z轴方向的位移。触式点胶依靠点胶针头引导胶液与基板接触,延时一段时间使胶液浸润在基板上,然后点胶针头向上运动,胶液依靠和基板之间的黏性力与点胶针头分离,从而在基板上形成胶【点。非接触点胶喷射阀与接触式技术相比具有效率和精准度更高的特点。是微电子▆封装的关键性技术,可以在面积极其微小的器件上进行流体、胶体的点涂、涂覆以及根据客户需求喷射出各种图案。已经被大力推广并被广泛应用。泰康TechconTS90
-
黑胶是粘度比较高的黑色的胶水。黑胶具有耐↓高温╲,良好的散热性和高硬度、易于点胶成型,有阻燃,抗弯曲和低◇收缩,低吸潮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可以满足精密点胶机封装的要求。以IC封装点黑胶为例,简单描述精度点胶机点黑胶的使↑用方案。在IC封装中使用精密点〖胶机进行黑胶点胶时,要求胶水覆盖住IC的16个焊点,且胶水不能喷出金框外和其他地方,而且胶水不能堆太№高,要保证盖盖子时胶水不会沾到盖子上。另外还需要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不能浪费⌒胶水。针对以上需求精密点胶机该怎么完成呢?
-
全自动点胶机点胶阀漏气是点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漏气的注⌒ 意原因是全自动点胶机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有些配件被腐蚀,配件磨损导致点胶阀漏气。全自动点胶机采用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和成熟的软ω件系统,自动CCD影像和清洗测高,可根据■产品需要选择单头或多头阀。定位精度达0.005mm。...
-
热分析︾仪具有结构简单、测量迅速、测量∮度高的特点。可以测量0.023—12.00W/(m.K)的导热系数,测量时间仅60秒。可以⊙广泛用于建筑、建材、节能、环保、轻工、化工、医疗等ω 各个领域。热分析仪使用应注意什么呢,深圳点胶机厂家阿莱思斯技术人员给大家解答一≡下!(1)把欲测▃量的样品板,事先就摆放在探头的旁边,使样品和探头达到相同的温度(2)进行设定测※量样品热传导率的加热器之适合...
-
现在LED几乎无处不在,生活中常用的节Ψ 能灯①,夜晚街上的♂广告招牌,城市公园的霓虹灯,电视里的LED背光等,这些都ㄨ是很常见的,在LED点胶中,不光LED能々使用全自动点胶机封装点胶且其他微电子也可使用全自动点胶机,并且全自动点胶机再微电子行业中会有很好的效果】。
-
全自动点胶机在点胶过程中引起密封不良的原因大概有三种。、喷嘴选择不匹△配,第二、全自动点胶▂机调试问题,第三、点胶阀不合适。全自动点胶机在高速点」胶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Ψ适的喷嘴,喷嘴型号种类众多。如果喷嘴选择◎不合适,直接影响密▓封质量。在选择全自〖动点胶机的时候,全自动点胶机厂家一般会根据点胶需求推荐适合◥的喷嘴。如果不懂选择可以向全自动点胶机厂家咨询。全自动点胶机∩在出厂的时候,需要现场试机。调试是重要█的一步。全自动〖点胶机稍...
-
核聚变提供无限清洁能源,Spectrum仪器数字化仪应用新突破 ——仅需2微@ 妙即可控制2.5MJ的核聚变温度 德国汉斯多尔夫,2019年6月5日讯——核聚¤变一直被视为能源生产的目标。太阳核心反应源于氢和氦原子结合时释放出的能量。由于海⌒ 水中的原子取之不尽且无废料产生,科○学家已经花费数十亿美元用于核聚变研究。然而,在地球上重现这种较高温高压的环境绝非易事。一家名为FirstLightFusion(FLF)的英↓国公司开创了核聚变新方式,预计在2024年实现能量增◆益,即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超过维持聚变反应所